当前位置:
首页
> 企业文化 > 基础文艺

【新员工随笔】基石之上,生长成光
来源:四公司 作者:乔振林 时间:2025-08-08

初入中国水电基础局,像翻开一部沉默的史诗——没有地表建筑的张扬,却在地下、深谷与江河底部,书写着“基础”的力量。鲁班奖的勋章、特级资质的分量,在入职后的见闻里,渐化为具象的震撼:三峡的稳固防渗墙、上海中心的地连墙、西藏高原突破世界纪录的防渗墙,皆出自这里。

技术:刺破未知的利刃。公司的科技创新,是工程师与地质博弈的武器。听闻“三通道回转接头”专利突破深孔灌浆极限,防渗墙施工规范藏着专家署名,方懂“国内领先”的真意——把论文写在地下百米的泥浆里,将专利化作攻克流砂、岩溶的利刃。年建几十万平米防渗墙的产能,是技术与匠心的乘积,每道墙的垂直度、每次灌浆的压力,都藏着“0.01%误差都不行”的偏执。

传承:匠心的星火长明。培训时,听前辈讲病险水库加固,泛黄图纸上的灌浆曲线,似在破碎岩层劈出稳固之路;看一级建造师带团队调试设备,钻机轰鸣中,经验与创新碰撞火花。公司千余名中高级工程师、近百名一级建造师的方阵,是“老带新”的星火链——前辈传“听钻机声辨土层”的绝活,我们以智能监测反哺现场,让“王牌军”的匠心,在传承里鲜活。

远方:把愿景走成脚下的路。深入践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积极“走出去”,海外十四个国别代表处、300余项工程的履历,让“国际知名”不再抽象。沙特、老挝、新加坡等国家都留下了水电基础人的身影。“国内领先 世界一流”的愿景,从规划走进具体项目与岗位——我们不是旁观者,而是铺就愿景的铺路石。

站在基石之上,明白基础工程是国家底气,亦是个人舞台。公司的特级资质、科技突破、人才厚度等构成成长坐标系。不必羡慕地表建筑的耀眼,地下的每寸深耕,都是更坚实的生长。愿以初心为种,在基石上扎根,同筑“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”的未来,让职业生命深耕于基础工程的深海,最终绽放为照亮未来的光。



【责编:倪新欣】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