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 企业文化 > 基础文艺

【新员工随笔】灵山初歇
来源:一公司 作者:贾希希 时间:2025-08-05

灵山县的空气是黏稠的,裹挟着荔枝的甜香与工地的尘土。中国水电基础局环北B6项目部的外墙在亚热带骄阳下泛着光,像一块搁在群山褶皱里的汉白玉。推门进去,中央空调的凉意混着打印机油墨味扑面而来,墙上“密云精神”“西藏精神”“工匠精神”的红色标语在文件柜玻璃上反射出流动的光斑——这是中国水电基础局的血脉图腾,此刻却成了我工位旁沉默的考官。

来灵山的第七天,指纹锁终于记住了我的指腹温度,像这片土地正在缓慢接纳我的存在。

宿舍到办公室的水泥路长着浅绿的苔藓,清晨踩上去会沾湿半只鞋底。两公里外的县城藏在桉树影里,暮色降临时能看见零星灯火浮起来,像被风吹落的星子。项目部隔壁的篮球场总是空着,篮筐歪斜地指向天空,偶尔有几只麻雀落在篮板上,歪着头打量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。

两公里外的县城藏在树影里,暮色降临时能看见零星灯火浮起来,像被风吹落的星子。昨天趁着午休往县城走,路过一处卖酸嘢的小摊,青芒果和杨桃泡在玻璃罐里,裹着鲜红的辣椒粉。摊主是位皮肤黝黑的阿婆,操着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问我要不要尝一口,那酸辣的滋味在舌尖炸开时,倒让我想起千里之外家乡的腌菜。

综合办公室的文件柜在墙角投下整齐的阴影,我整理人事档案时,阳光正沿着柜顶的边缘爬行。A4 纸划过指尖的声音很轻,混着打印机间歇的嗡鸣,构成了一天的底色。公章躺在亚麻布袋里,每次蘸取印泥时都要屏住呼吸,仿佛那红色的印记里藏着某种郑重的隐喻。第一次独立使用公章是给一份分期执行合同确认盖章,手心里沁出的汗差点打湿纸张,旁边的白姐笑着说:“这章轻得很,可盖下去的每一下都得走心。” 她教我盖章时要先把纸捋平,用力要匀,这样印出来的字才清晰端正,就像做人做事一样,得有板有眼。

隔壁工程部的讨论声时常漫过隔墙,“灌浆压力”“防渗墙” 这些词语带着金属的质感,让我想起文件里那些跃动的工程图。而我的指尖还停留在表格的边框线,鼠标拖拽出的直线总是不够平直,像此刻尚未稳定的心。

晚饭后沿着水泥路散步,蝉鸣在暮色里织成一张网。远处的工地塔吊亮着红灯,在墨蓝的天幕上缓慢移动,像一枚正在校准的指南针。有晚风从芭蕉林里钻出来,带着清甜的气息掠过耳畔,忽然明白那些深埋地下的防渗墙,原是为了托住这片土地的呼吸。

昨夜下了场急雨,今早发现办公室窗台上多了株不知名的小草,不知是风送来的还是谁无意遗落。我给它浇了半杯凉白开,看水珠顺着草叶滚落,在水泥地上洇出小小的圆斑。望着那株小草,忽然觉得,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,就像草叶上的水珠,虽微小,却能折射出光的模样。或许每个初来乍到的日子,都该像这株草一样,安静地扎根,耐心地等待,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,慢慢生长出力量。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